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理财小说 www.lcxs.net,最快更新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最新章节!

    黄主任乐了。

    自己说了那么多也没见她高兴,倒是几本书就兴奋了。

    可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

    四月中旬,阮文收到了周建明的信,彼时小表哥已经接受了三个月的英语培训,到了威斯康星大学学习。

    “……亏得你之前督促我学英语,这才不至于让我太过于丢人,不过见识了国外的高楼大厦,我才知道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落后。文文,如果没有当初你执意拉着我高考,或许我现在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车间工人,可那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我想努力学习,等学成回国后能做点什么,

    等到百年之后,或许会被后人所铭记,而不是小小的村落里,写在家谱上的一个名字……”

    阮文很快回了信,她原本计划是把那本前段时间完工了的侦探小说手稿交予周建明,回头以他的名义发表。

    但是收到信后,阮文改变了主意。

    小表哥要学习,哪有那么多时间跟着瞎折腾?

    还是麻烦陶永安的姑姑好了。

    在寄出这封信后的第二天,厚厚的手稿也寄往了美国。

    至于能不能帮他们挣外汇,那就得看运气如何了。

    这件事不能强求,阮文又是忙碌起来,和陶永安研究图纸,以及在农学系那边种植黄麻。

    李教授对黄麻略有研究,指点着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其他的,倒也没多问。

    宿舍里陈芳园开玩笑,“知道人家怎么说你吗?”

    阮文刚打了热水,正在泡脚,她最近忙得很身体乏,泡脚有助于舒缓压力。

    “说我没头苍蝇似的乱忙?”

    “谁敢这么说我打他,他们说别看阮文报考了化学系,实际上生物系、物理系、机械系还有农学系,哪个没被她惦记啊。”

    能者多劳,这几个系的学生老师对阮文都很熟悉,经常会在自家实验室甚至课堂上看到阮文。

    都不知道她怎么做的,跟孙猴子似的能吹出一堆阮文,各个系跑。

    偏生本专业功课也没落下,每次考试都第一。

    老师们也不好说什么。

    “我最惦记的还是你妈做的炒辣酱。”

    陈芳园:“得嘞,我这周末回家一趟,给你带回来点吃的。,

    “那谢啦,我回头给你们带天津的狗不理。”

    在那里看书的薛亚男意识到什么,“阮文你要去天津啊?”

    “嗯,系主任要去考察天津的石油化纤厂,带我过去长见识。”

    陈芳园想了想,“天津的驴打滚也好吃,阮文你带点那个回来。”

    “就知道吃。”黄春华是机械系的,知道这件事,毕竟她们系也要去,“那个陶永安也去是吧?”

    “他脸皮厚,说是磨着你们系主任要了个名额。”

    其实这次出差,主要

    是带级老生为主,毕竟后者即将毕业,而前者也大二下学期,马上面临工作的问题。

    陶永安知道阮文要去,死活跟着,说抛弃战友是不道德的事情,然后去找机械系的系主任软磨硬泡了半天,明天跟着一起去。

    黄春华嘟囔了句,“他脸皮是怪厚的,比得上城墙了。”

    “小黄你还记着呢,今年不还有运动会嘛,到时候我帮你看着,绝对不让他给你加油助威!”

    黄春华瞪了一眼,“我是这么小肚鸡肠的人吗?”

    陈芳园登时改口,“不是不是,陶永安才是。”

    宿舍里一阵欢愉的笑声,阮文也跟着闹了起来。

    ……

    天津石油化纤厂的建设一波三折,今年三月中旬,上面派了新的厂长过来,开始了厂子的第三波建设。

    新厂长一上任,第一件事是先盘点库存,把厂区的原材料、工人现状一一核查清楚。

    这一核查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化纤厂停工将近两年,但一直有工人领着工资吃空饷。

    贪腐。

    谢蓟生就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蛀虫。

    把整个化纤厂上上下下折腾了一遍,追回了五十多万的空饷。

    至于把原材料偷偷拿出去卖的那些,直接追讨回了九十多万,就这还有部分是追讨不回来的。

    人家吃吃喝喝了,你能怎么办?

    谢蓟生的大手笔惹得当地都震了一震。

    不过他有部队背景,又岂会怕这些地头蛇?

    新的厂规制定出来,半个月后,化纤厂的厂房规划图纸出了来,建厂步入了正轨。

    等到几大高校的教授带着学生到来时,厂房已经起了来。

    还搭建了一些帐篷,供援助的老师学生们来住。

    谢蓟生做事和阮文略有不同,阮文个人原因做啥都得藏着掖着,顶多和陶永安商量下,谢蓟生则不然。

    他喜欢集思广益,依靠大家的智慧做事。

    追讨来的一百多万能够支付这些老师学生们的车票百八十回,只要有一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就足够了。

    要知道,前面那四年多,工厂已经花了五个亿。

    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阮文听到这个数字时,半晌才回过神来。

    五个亿。

    这是多少钱啊,尤其是对于这个贫穷的时代而已。

    “那你努努力,控制预算,争取五千万解决问题怎么样?”

    谢蓟生看着眉开眼笑的人,也轻笑了一声,“好。”

    工厂走了太多的弯路,而这些弯路又被有心人利用,他能追讨回来的有限,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完工。

    借助这些教授学生们的思路,完成机械配备。

    夜色下,帐篷里灯光绰约,阮文坐在草地上,用狗尾巴草编小猪,“前些天我哥联系我了,王春香也给我写信了,她说她正在学英语,争取明年能出国。”

    无线电。

    王春香和阮文第一期辅导班的学生谷翠芬是一个专业的,都学的无线电。

    这个领域,国内的确需要向国外学习。

    谢蓟生看着她,“有没有后悔过?”

    毕竟出国的机会,只要她伸伸手,就抓住了。

    “有什么好后悔的,我托我哥去联系跟他一起出国的那个化学系的学生,他在麻省理工,跨行如隔山,我想直接跟那个同学联系,问一问现在麻省理工在研究什么。”

    外文期刊在停滞了十多年,首都的高校倒是开放了部分,但省大这边还没搞好衔接。

    即便是清北,得到的也不是研究前沿。

    阮文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联系同学比较好。

    谢蓟生听她细说最近的安排计划,一桩桩一件件,几乎把她的生活填充的满满的。

    “等陶永安的姑姑给了回信,如果真的能出版,你还是得用建明的名义。”

    “可他有点忙,没空啊。”

    “傻姑娘,不是这个原因。”谢蓟生笑了起来,“外汇流入国内,可是要被审查的,用建明的名义更合适,懂吗?”

    阮文还真没想到这一茬,“还真是,小谢同志原来用处挺多的嘛,什么事都知道,是百晓生。”

    百晓生起身,拉着阮文站起身来。

    他的手宽大,能把阮文的手包裹起来。

    “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得开会。”

    谢蓟生把这些教授请来,自然是想要帮忙解决设备图纸的问题,这套设备是从联邦德国引进的,对方给了图纸,但是之前图纸被毁了一部分。

    而那个工程师又车祸去世,这导致设备组装成了大问题。

    建设了配件加工厂,但工厂闲在那里没派上用场。

    谢蓟生可不是按部就班的人,厂区建设的同时,设备也得开始着手生产。

    阮文是跟着来偷师的,想从这些教授专家这里学一些,方便自己的研究。

    只不过她没想到,第二天她刚过去开会,那边已经吵起来了。

    “你这样轴承压根转不动。”

    “谁说的?我觉得能转的动。”

    “你觉得可轴承不这么觉得,转不动你去推它吗?”

    阮文看了眼先一步过来的陶永安,他托腮坐着那里,似乎看的津津有味。

    “吵了多久了?”

    陶永安看了下时间,“不久,也才四十分钟。”

    阮文:“……”

    她明白为什么化纤厂建设进度缓慢了。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