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理财小说 www.lcxs.net,最快更新混迹三国最新章节!

    这是有关《混迹三国》《三论》中的第二论。本来想写《论魏延》的,但魏延不是《混迹》的主要人物,所以写诸葛亮,顺便写写魏延。

    诸葛亮的祖先原先姓葛,他的近代祖先是诸城县的葛家。诸城县葛家迁居到别的郡县,喜欢自称“诸葛”。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做过太山郡的郡丞,也就是太守的副手,诸葛亮在徐州琅邪郡渡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初平四年,诸葛珪病死,当时诸葛亮14岁。而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的一个朋友刘表在荆州缺人手,邀请诸葛玄来帮忙,诸葛亮一家从徐州琅邪郡迁居到了扬州豫章郡,诸葛玄受刘表任命,当过很短一段时间的豫章太守,时间是初平五年。所以曹操屠戮徐州时,诸葛亮不在徐州,理论上诸葛亮和曹操没有仇恨。但没过多久,朝廷就派了一位叫朱皓的人担任豫章太守,时间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诸葛玄失了工作,就去了襄阳闲住,不久,病死。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失了依靠,作了农夫,在荆州南阳郡一个叫邓县的地方住了下来,邓县的故城叫“隆中”,位于襄阳西二十里处。而豫章太守朱皓也没当多长时间就被从徐州窜来的笮融杀了,随后笮融又被扬州刺史刘繇击溃,死在山中。

    诸葛一家和荆州豪门一向有往来,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蒯家蒯良的大儿子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为妻。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则在豫章时就开始和孙家接触,经过孙权姐夫弘咨的介绍,在孙权身边当了名左参议之类的官。

    当时荆州的地方势力是以庞、习、黄、蒯、蔡为首的家族所把持,庞家就是庞德公,蒯家则是蒯良、蒯越,黄家则是黄承彦,习家则是习祯、习询、习竺数人,蔡家则是蔡讽。这些大家族各有联姻,而以庞家为首的地方势力并不看好刘表,刘表在荆州的数年拒不出仕,刘表只能依赖联姻,娶了蔡瑁的妹妹为妻,即蔡讽最小的女儿,蔡讽的大女儿则是黄承彦的妻子。

    庞德公虽然不看好刘表,但却是诸葛亮的知己,庞德公曾在一次清流谈话中称诸葛亮为“卧龙”。这里要说的是司马徽。司马徽并不是像许多三国玄幻小说写的那样,是徐庶、庞统、诸葛亮的师傅,司马徽的经学、史学、子学的确非常有造诣,也颇有知人之明,庞德公称其为“冰镜”(而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水镜),但只不过比诸葛亮大半辈,他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司马徽的确有几个出色的弟子,分别是向朗、尹默、李仁。

    诸葛亮的另一位知己姓崔号州平,名字叫什么,已不可考,博陵县人,避乱荆州。父亲崔烈是东汉末期的一代名士,花钱买司徒、太尉的官位,上报给灵帝后,灵帝认为卖的贱了,又瓠夺了崔烈的官职,声誉由此一落千丈。其后,崔烈的大儿子崔钧(顺便说一句,《混迹》中将崔州平的名字定为“发”,和崔钧恰好组成“千钧一发”)参加了袁绍讨伐董卓的运动,崔烈因而被董卓打进大牢,董卓死后,崔烈被放了出来,李榷、郭汜乱长安时,崔烈在庙堂上声讨二人,被杀。

    崔州平家很有钱,同时崔州平很佩服诸葛亮的才学,在经济上也经常资助诸葛亮,但是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却是徐庶。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向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出师表》中也有“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话,可见刘备的确是“三顾草庐”拜访诸葛亮了,因此有了名传千古的《隆中对》。

    《隆中对》千古之下看来确是极伟大的战略构想,不仅将当时中国的整个局势分析得明白透彻,也把刘备应该采取的步骤,设计得有条不紊。但《隆中对》的确存在缺陷,*曾评论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一生讲究集中优势兵力,“一个拳头打人”的*对诸葛亮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的二分兵力的战略的确是极不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