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理财小说 www.lcxs.net,最快更新风起1924最新章节!

开关乎生死存亡的遵义会议时,李恪这边正不情愿地陪同着张学良在参观汉阳兵工厂。说实话,要是可以选择,李恪宁愿去矿山、铁路视察,也不愿陪着这个败家子参观自己的心血--汉阳兵工厂。

    现在的汉阳兵工厂已经超过了沈阳兵工厂,工人已经超过3万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达到了3000人,各种机器8000余部,论规模堪称中国最大兵工厂,甚至有可能还是东亚最大的兵工厂。不过中国境内第二大兵工厂仍然还是沈阳兵工厂,由于被日军恢复、扩建后,规模也仅次于汉阳兵工厂。

    李恪不情愿也没办法,谁让老蒋下令组建武汉行营,让张学良担任行营主任,李恪担任副主任兼驻鄂绥靖公署主任。行营可是绥靖公署的上一级,主要负责区域内军队,上司要参观兵工厂,李恪即便不情愿也得陪着。

    看着那整洁的生产车间和整齐的流水线,张学良不禁惊讶中国居然还有这么现代化的兵工厂。

    “兴华,我都怀疑我是不是进了欧美强国的兵工厂。我在意大利见过他们的兵工厂,虽然规模比这个大,但论生产车间的情况以及工人的操作水平,不比我们所在的这个汉阳兵工厂好多少。”张学良感慨道。

    “张主任,汉阳兵工厂刚刚在德国的帮助下进行了现代化的升级和改造,自然不会比欧美的兵工厂差多少。”李恪淡淡道。

    看到李恪依然称呼自己为‘张主任’,张学良也很无奈,他如此示好,对方依然跟他保持着一段距离。“那这个兵工厂是不是可以生产我们现役的全部武器?”

    “可是可以,但我们并没有这么做。术业有专攻,汉阳兵工厂的主要优势在火炮以及步枪上,现在国府的四大兵工厂除了金陵兵工厂有生产迫击炮外,两外两家兵工厂并不能生产火炮。

    现在汉阳兵工厂也增设了迫击炮分厂,主要生产的火炮除了、120mm迫击炮外,民10式山炮、恪式山炮、博福斯山炮是兵工厂的主打产品。

    除了火炮,最好的就是中正式步枪,现在国府调整师的步枪,除了极少数是外购德国毛瑟步枪,其余的都是装备中正式步枪。而且汉阳兵工厂的研发能力是最强的,我们正在研制105mm榴弹炮、半自动步枪等。”李恪颇为自豪道。

    “重炮和半自动步枪?这也没什么,当初沈阳兵工厂都已经成功生产出样品,并且通过了测试。可惜后面发生了那件让我后悔一生的事,这些武器也就没法装备部队。

    现在想来,当初兵工厂被炸,倒是一件好事,武器不能留着让日本人来打我们。可惜的是,兵工厂没被彻底炸毁,现在日本人已经恢复了以前的规模。”张学良叹息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恪听到张学良的这话,心里不禁‘咯噔’一下,难道对方知道是自己下令炸得沈阳兵工厂?不过看对方表情,也不像知道的样子啊!

    李恪有些心虚,连忙打岔道,“现在说那些也没用了,我们的眼光得朝着未来看。而且这不是汉阳兵工厂的全貌,过段时间我们会在川陕鄂三省交界处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修建新的汉阳兵工厂,规模比这个还大。

    这个厂址,估计用不了几年了。”

    “为什么?”张学良不解道。

    “很简单,中日要是开战,武汉不一定能保住,即便是能保住也会遭受日军轰炸,会影响兵工厂的生产。不只是汉阳兵工厂,其他三大兵工厂都已经在开始寻找新的厂址,修建好后,都得搬迁。”李恪解释道。

    “为什么去川陕鄂交界?那里的交通极为不方便,以后怎么把武器弹药运出来?”张学良不解道。

    “张主任,别忘了现在正在修的川汉铁路,等修好后,交通不就方便了吗?”李恪说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你这大力支持修建川汉铁路,原因在这里。我听说你还捐了不少钱在这条铁路里?”张学良问道。

    “是捐了点!”李恪应付道。

    李恪可不是捐了点,而是捐了差不多500万,还不算投资的钱,算下来更多。川汉铁路的修建难度很大,特别是万源到勋阳{十堰}这一段路,山高林密,也是川汉铁路的隧道最多的一段路,基本上95%以上的隧道都集中在这段路。

    襄渝段是去年{1934年}开始动工,铁路预计全长公里之间{因为紫阳到大竹并没有测绘},分别从襄阳和重庆两边同时开建,修建时间预计4到5年。

    李恪都已经把汉阳这些企业未来厂址选好了,分别是绥定、万源、勋阳和成都。不过现在这四个地方,只有勋阳和成都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中,另外两地被红四方面军占领着。

    怎么安排都想好了,汽车厂去勋阳,兵工厂去万源,钢铁厂在绥定,飞机厂在成都。这么分散也是没办法,一切都是为了安全,不过有着铁路的连通,倒也还算方便。现在已经在勋阳和成都开始选址建造新的工厂,等建好后,也就会开始陆续搬迁。

    随后张学良饶有兴致地看完了整个汉阳兵工厂,也不禁感叹,这兵工厂的确要比以前的沈阳兵工厂还大,生产能力也是至强不弱。那当然,这兵工厂要是生产能力不行,李恪这几年不是白忙活了吗?

    兵工厂还有不少人就是沈阳兵工厂的老人,是最近几年通过复兴社陆续给招揽过来的,差不多有2、3000人,其中技术人员比例较大。张学良以前在东北的名声也算不上多好,只因为是张作霖的儿子,下面的人才尊重他。

    但张学良弃守东北,让其在东三省的声望大跌。此时这些从东北逃难而来的兵工厂人员,看到这位,态度能好才怪。李恪都没想到这茬!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