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理财小说 www.lcxs.net,最快更新风起1924最新章节!

有强敌,李恪不敢去赌。

    “你说的没错,要是真的日本趁机全面入侵,的确有可能向你说的那样。不过这次我那义弟要是能平安归来,声望倒是会加强不少,就连那些知识分子都会支持他。

    这估计是他没能想到的吧!”张静江嘲讽道。

    自从老蒋被囚禁,整个中国的舆论基本上是一边倒,那些之前不太鸟老蒋的也都纷纷指责张学良胡来。当然并不是他们真心支持老蒋,而是在这个民族危亡之际,老蒋不能出事。他们都知道要是老蒋出事,意味着什么。

    “这就叫祸兮福所倚吧。”李恪淡淡道,“现在南京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听说教导总队已经离开南京,我这才急忙赶来。”

    “复兴社闹的。现在南京可是热闹的很,那些牛鬼蛇神一下子都钻出来了,何应钦嚷着武力围剿,复兴社以贺衷寒为代表的,则是跟何应钦勾结在一起。

    戴季陶、陈立夫兄弟,汪精卫都要来掺和一下。主和派现在主要以宋美龄、宋子文以及孔祥熙为主,仗着对财政的控制力,不给军队军费,何应钦的讨伐,进展缓慢。”张静江把这段时间的好戏都一一说了出来。

    听到复兴社,李恪就不禁想起复兴社现在的情况。现在的复兴社分为四支,分别是贺衷寒的政训系统、康泽的别动队系统、戴笠的特务处系统、李浩文的情报系统。

    复兴社成立之初,基本都是各司其职,但现在实际上俨然已经分家,职能都出现重叠。不过实力最大的还是贺衷寒的政训系统,因为一直把控着复兴社总部大权,李浩文系统虽然实力也不小,但因为主要在地方以及海外,没法跟贺衷寒等人争夺复兴社大权。

    康泽和戴笠虽然深得老蒋喜爱,但毕竟资历在那摆着。

    “看来这次,倒成了一个试验这些人忠诚度的试金石。”李恪笑着道。

    “要是他能活着,南京这边,可就要有一批人遭殃咯。”张静江自然明白李恪的意思。

    张静江说的无疑就是现在这批主战的代表人物,特别是何应钦、贺衷寒等人。

    “我得去看看贺衷寒他们,这群人现在都翅膀硬了,不管教一番,估计这辈子就算完了。”李恪还是有些爱惜人才,并不想这些人因为这件事而走错路。

    “现在估计也就你能压得住那些激进的复兴社军官。”张静江点头道。

    虽然自己这个女婿在其他地方有着不少根基,但黄埔仍然是他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本。要是能把黄埔系的一些人争取过来,对自己这个女婿来说益处很大,中间如何操作,他知道自己女婿有分寸。

    “这几天宋美龄等人倒是到处活动,还来找过我,我给她提议去西安,也不知道她是否听进去了。”张静江补充道。

    “希望她听进去了,现在想要和平解决此事,也就她亲自去西安了。我倒是想去表表忠心,可我跟张学良的关系不怎么好。”李恪开着玩笑道。

    他对张学良在九一八以及之后的很多不作为,直接当着面表达出不满。张学良自知理亏,加上实力大减,也不想跟李恪争辩,这些事情张学良或许不介意,但这个时候,他的那些手下可就不好说了。

    。。。。。。

    李恪来南京,对于何应钦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自从李恪联合多省发布希望能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通电后,他就意识到了李恪没有选择支持自己。

    其实何应钦跟李恪从黄埔军校时期就开始在较劲,李恪能在北伐期间单独成军,除了其功绩,也有着老蒋制衡他的意思。所以到了今天,李恪已经成了黄埔系第三号人物。

    除了地位没有他高,其他方面都强于他,而且因为他之前逼过老蒋下野,老蒋一直防着他。他根本不敢拉帮结派,就怕引起老蒋的猜忌。但他也有着自己的资本,在黄埔军校也有着不少学生支持,所以老蒋也不敢动他。

    这次老蒋被扣西安,何应钦就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所以便打着维护中央权威的大旗,极力倡导武力讨伐西安。但他在行动之前就没有争取到其他实力派的支持,导致现在进退两难。

    李恪站出来反对,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很多之前犹豫不定的人,都开始保持中立或者转而支持主和。加上李恪控制着兵工署,他这号召武力讨伐,李恪就不给拨武器弹药,他之前派人去金陵兵工厂要弹药,但兵工厂厂长直接说没有蒋委员长或者署长李恪的批准,任何人都不能从兵工厂拿走一颗子弹。

    这让何应钦觉得很没面子,但又无可奈何。

    而这几天,宋美龄等人到处活动也把一些开始支持主战的人给拉拢了过去,让他不得不跟复兴社合作,让教导总队出发去平叛,才没丢面子。自己这个侄女婿,倒是还算听自己的话,也不枉自己这么栽培他。

    桂永清虽然现在是甲种师编制的教导总队总队长,今年晋升为中将军衔,但是能走的这么快,没有他的提拔,早就不知道去哪了。在东征时期贪污战利品,北伐结束后出现过抗命,不是他力保,就凭这几条就够他喝一壶的。

    所以因为这两件事,同是黄埔一期的那些同学中,有不少都跟他保持距离。别看桂永清在德国留过学,但作为国民党内部的留德同学会都不接纳他,李恪都曾建议换人担任教导总队总队长,可见他的人缘有多不好。

    但何应钦也很无奈,桂永清作为他的侄女婿,他要是不帮扶,还有谁去帮扶。好在这几年改观不少,让觉得也不算烂泥扶不上墙,他的心里就要安心不少。

    就在何应钦在这多想的时候,李恪并没有去宋美龄那,而是直接来到了复兴社的总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