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理财小说 www.lcxs.net,最快更新李震穿越成了潇王遗子李星河最新章节!

p;......

    到腊月初,很多事情已经处理得差不多,每天和亲朋好友聚聚,到后山和秋儿、赵四、铁牛、祝融等人研究研究新产品,陪陪老婆们,日子又悠闲起来。

    金国也怕了,腊月初,第一批石墨矿顺着水道南下,运抵开元城,动作十分迅速麻利。

    王府已经没石墨好长时间了,之前一直用仓库里的储备,后来仓库里的也用光了,如今终于到货,众人欢呼雀跃。

    李星洲已经派出许多人在全国各地寻找各种矿脉,不过没个几年时间难有成效。

    .......

    到腊月中旬,慢慢也出现一件怪事,很多外地人来拜会起芳,而且都备有珍贵重礼,看起来都是大户人家。

    跟起芳交流之后才明白,原来是沿海各州的大族。

    去年起芳奉他的命在沿海各州推行税赋改革,主要是出海收费,附带革新纳税制度,结果遭到这些地方大族和部分官员的一致反对和阻挠。

    此举甚至让起芳处境危险,若非她也是上过战场的狠人,换个人只怕早顶不住,但最终改制试行也无疾而终。

    李星洲的新税收制度其实就是雍正的改革,他只是照搬。

    雍正是李星洲最喜欢的几个皇帝之一,也是一个真正为百姓考虑,想着分利于民的皇帝。

    在他之前,中国赋税制度基本是按人交,有几个人交多少税。

    可问题就在于,有的百姓家里有人,当时没地或者地少,有的大族家里良田万亩,却只用按家里人头交税,出现的情况可能是良田数万亩的豪绅大族,和普通没田没地的百姓交的税差不多。

    这公平吗?

    所以雍正要求“摊丁入亩”,交税按家里拥有的田亩算,田地越多交税越多,田地少的少交税,没田地的不交税,哪怕家里人再多也一样。

    此举就更后世取消农业税,设一个工资最低限度,不过线的不用交税,过线的收入越高,交的税越多差不多一个道理。

    既能大大减少底层人民负担,又能阻止大族豪门肆无忌惮的土地兼并,因为土地太多的话,光是交税也能交死你。

    另外要求读书人也要和农民一样纳税,不能因为是读书人就搞特殊,八旗子弟往后不能靠国家白养,要自力更生。读书人交税,农民赋税就可以减少,八旗子弟自力更生,国库就不用加税。

    雍正的改革可谓雄心勃勃,翻天覆地,是真正意义上的为底层争利,为此他不惜与满朝大多数大臣,无数豪绅大族和读书人作对。

    读书人虽然没有枪杆子,却有笔杆子,掌握话语权,所以雍正被骂得最惨,骂得体无完肤,骂到他气得兴文字狱。

    而另一方面,官员和地方豪绅勾结,阻碍他的改革,因为这改革就是赤裸裸的把蛋糕切出一大块,分给底层百姓,触动他们的利益。

    最惨的是,文人士大夫掌握话语权,底层百姓又因为认知有限,根本不明白雍正的改革是为了他们,读书人骂,他们也就不明所以跟着骂,反正读书人有见识,他们说的肯定是对的。

    想来也很悲哀,雍正劳累一生,劳累到壮年早逝,想尽办法,用尽手段与读书人作对,与八旗子弟作对,与官员豪绅作对,为的就是分利给底层百姓,阻止豪绅大族继续兼并土地。

    结果却是被百姓骂得最惨的皇帝......

    后来读书人说“康乾盛世”,特意把雍正剔除了。

    后来他儿子乾隆,一上台把他的改革都废了,因为安逸,不用顶着各方压力,还能得好脸色。

    所以乾隆被吹得最好,读书人吹,百官吹,百姓也跟着吹,什么“十全老人”“文成武德”,乾隆听着高兴啊。

    官员也高兴啊,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贪腐;读书人也高兴啊,他们又不用像老农一样交税,高人一等。

    豪绅也高兴啊,以后他们即便有数万亩良田,交的税和没田的普通百姓也差不了多少,还可以接着肆无忌惮兼并土地。

    只有百姓惨了,越来越多的人手里没田地,却还要按照人头交税,只能去给豪绅大族当狗,任由压迫。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肯定不知道,曾经有改变一切的机会就在面前,可惜擦肩而过。

    而乾隆时期的大清也是表面看似繁荣,实际内部开始不断腐朽,其实很多都是靠嘴吹出来的。

    读书人要吹,毕竟雍正要他们和农民一样上税,乾隆对他们这么好,当然要吹。八旗子弟、大多数官员和豪绅也要吹啊。

    知道乾隆后期,粉饰太平再也遮掩不住帝国内部的腐朽,瞬间看起来华丽的帝国大厦轰然开始倒塌。

    好在后世人们回首去看雍正那些改革,也给予了他正确的评价。

    李星洲其实很佩服雍正这样敢和全国作对的皇帝,敢于呕心沥血付诸改革的皇帝。

    可惜的是他不像汉武帝、唐高宗或者他爹那样有战功,所以威望不够,人望不够。

    其实李治也打压过豪族,如果他不打压,唐朝可能在李世民之后就进入乾隆时那样。李治也面临同样困境,大族勋贵子弟满朝都是。

    可李治有战功啊,苏定方帮他灭西突厥、灭西域诸国、灭百济、败高句丽,威望达到一个可怕的程度,从后人给他“高”这个只有非常牛逼的开国皇帝才用的谥号就能看出其威望。

    而雍正没有,他没法服众。

    李星洲正是吸取他的教训,才觉得向对外发动战争,积累威信,再利用这些威望对内徐徐改革。

    雍正的另一个遗憾就是他的改革和底层百姓站在一起,可底那时层百姓大多民智未开,根本不明白原来这么做是为了他们!最终导致雍正孤立无援,积劳而死。

    所以第二个教训就是要宣传,基层宣传一定要够!即便百姓不明白政策道理是什么,至少要让他们知道这么改革是为了他们好。

    不然到时那些大族多的是读书人,能说会道,能言善辩,随便几句话就能忽悠着百姓去闹,就像上次他想修路,结果被百姓因破坏风水拦了一样。

    这些他准备好几年了。

    而今凯旋,他的威望足以推行改革。

    但是,雍正还有最后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能广树敌人,必须分割包围,让他们麻痹大意,逐个击破。

    雍正为百姓的心是好的,可他太急,树敌太多。

    他一下与全国大半官员、豪绅大族、八旗子弟、读书人树敌,哪怕他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精神,拼命三郎,可最终结果也是操劳成疾而死,他取得的部分胜果也马上被他儿子翻过来。

    所以李星洲想好了,必须一步一步来。

    向从沿海,然后北方,最后再蜀中!拉一派打一派,逐个分割消灭。

    而且打压豪族时尽量与文人团体不冲突,这也是他不理会礼部那些人攻击的原因。

    看着天空逐渐漂亮雪花,李星洲站在护栏前,自言自语:“看来年后要去趟蜀中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