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理财小说 www.lcxs.net,最快更新风起明末最新章节!

了军令让人送到了你们的帐中,若是想走,明日平旦之时拔营往东,不要再回来了……”

    杜文焕和杨国柱两人目视着坐在上首卢象升,卢象升的话音落下,但是两人却都没有动作,没有离帐。

    “走吧。”

    等到卢象升再度开口,杜文焕才先一步缓缓的站了起来,而后杨国柱也站了起来。

    两人向着卢象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而后面对着卢象升,缓缓的向后退出了营帐。

    帐帘放下,卢象升也终于是抬起了头。

    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吼声,卢象升的心绪也随着不断的飘动。

    没有人清楚他如今的处境,杜文焕不清楚,杨国柱不清楚,虎大威也不清楚……

    虎大威那边,等到他回来,再让他做出决定。

    现在要他死的人,并非只有建奴……还有杨嗣昌……

    现在卢象升已经将一切都全部想明白了。

    从他重新领下了督抚的职责,在平台言说主战之时他的结局便已经注定。

    建奴一路南下大肆劫掠,兵临京师,遍鞣京畿,流毒千里,总要有一个人来承担这个责任。

    而他还和杨嗣昌针锋相对,因此也遭到了杨嗣昌毫不留情的打击。

    杨嗣昌先是不断的削弱了他麾下的军队,然后将各种各样莫须有的罪名安插在他的头顶。

    他兵部尚书的头衔,已经被皇帝下旨夺取,现在是以侍郎衔督师,戴罪立功。

    明明是杨嗣昌派人断了他的粮饷,分去了他麾下的军兵,致使他没有办法驰援各地。

    但是朝廷里面的公论,却是他按兵不动,畏惧怯战,坐视府县沦落。

    孙承宗殉国的责任也被推到了他的身上,朝廷发来的诏令一封比一封严厉,甚至天子都发来了斥责的书信。

    所有的罪责现在都被推到了他的身上,各地府州失陷的罪名也是因为他,各地军兵接连战败也是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

    他领兵在外,备受掣肘,明明已经是尽心竭力,但是最终却要他背负这些莫须有的罪责。

    卢象升此时心中一片冰寒,身上披着披风并不能给他带来丝毫的暖意,因为寒意是从心底传来,隐藏于脉络之中,而非是外界的冰寒。

    按兵不动,那么就坐实了自己畏战不前,坐视地方沦陷的罪名。

    等到建奴出关,他便是历史的罪人,国家的罪人。

    到时候他等来的就不会是朝廷的诏书,而是锦衣卫的缇骑。

    看似有无数的选择,但是实际上他已经没有选择。

    此时此刻,唯有一死,才能证明他的清白,方能澄清他的冤屈……

    卢象升低下头看着桌面之上的舆图。

    建奴的方略他如何不知道,建奴的动向他如何又不清楚。

    一切的一切都在于巨鹿。

    建奴在顺德、广平、真定设下重重大网,就是为了将他围在巨鹿,等待着他一头扎入包围网中。

    卢象升的目光在舆图之上不断的移动,观察周围的情况。

    顺德府那边,他之前派了宣镇的刘世爵、李有功两名参将去救,陈镇夷也领了本部的巩固营驰援,差不多也有六七千人,或许可以引为助力。

    但是如今清军的主力就在顺德府境内,顺德府内的官兵就六七千人,解了顺德府城之围后,他们真的还有余力能够驰援吗?

    况且陈镇夷和高起潜的关系不凡,两人都是监军,又同出于一门。

    高起潜前数日似乎就已经抵制大名府境内,如今驻守在顺德府南面的大名府守备御敌。

    但是高起潜和杨嗣昌沆瀣一气,三番数次的阻挠他出兵,这一次只怕是……

    卢象升的眼神黯淡,他现在似乎真的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

    卢象升目光顺着南宫一路往上,那里是已经隔断了他们去路的清军,似乎有万人之众。

    只是……或许……

    卢象升缓缓握紧了双拳,这一战或许并非必败无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到山穷水尽之时……

    ……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六日,平旦。

    帐外的喧哗声使得卢象升从睡梦之中苏醒了过来。

    卢象升神色平静,那升腾而起的喧哗声,多半是杜文焕他们领兵撤走所发出的声响。

    卢象升就这样想着,他睡觉的并没有褪去甲胄,直接站起了身来,走出了军帐。

    只是当他踏出营帐之后,却是没有办法再迈出第二步。

    帐外,杜文焕、杨国柱、虎大威三人顶盔掼甲,并着一众军校伫立在过道的两侧,他们并没有人离开……

    卢象升注意到,在虎大威的身旁站着一个他熟悉的人,一个应该在昨天就应该被送走的人——杨齐。

    原本空空荡荡的营垒,此时却是堆满各式各样的米粮食物。

    营垒之中的道路之上是来来往往百姓,人流之中,有人推着小车,有人驱赶着驴马拉乘着货车、粮车,一车一车的将粮食运到营垒之中。

    而除了那些人之外,还有更多的人,背着口袋,拎着布袋,排着队一路顺着营垒之中的道路前行。

    他们走到储粮的地方,将口袋张开,将布袋打开,将袋内为数不多的粮食尽数倾倒于其中。

    那些百姓的身躯瘦弱,很多人的衣物都极其单薄。

    他们倒下的粮食大多都很少,有的是两斗、有的是一斗,又是甚至只有半斗

    卢象升站在原地,目视着前方,沉默不语。

    看着眼前一名又一名百姓,他如何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明公不愿连累我等,移师广平。”

    杨齐上前一步,躬身向着卢象升行了一礼,声泪俱下道。

    “明公厚恩,我等无以为报,只能倾尽储粮,以援明公。”

    “我等力薄,还请明公见谅,这些粮食,请明公煮了当作军粮,让麾下军卒饱食而战。”

    “前方风大雨大,明公路上小心……”

    卢象升双手微微颤抖,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知道为何,雾气萦绕在他的眼前,遮蔽了他的视线。

    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

    卢象升缓缓的闭上了双目,握紧了拳头。

    杨嗣昌……在这个世上,或许如你所言,为了得胜,可以不顾任何的道义的人才能够笑到最后。

    但即便是这样,我仍然要坚持我道义。

    身而为人,困境之时也不能改变气节,哪怕至死也不改变志向!

    有些事情,容不得半点的妥协。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又何惧哉?!

    ……

    《明大司马卢公年谱》:

    七年甲戌,三十五岁,举卓异。三月,进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南三郡士民相向恸哭,谋伏阙上书留公,而公已单车就道,数万人遮道席呼,骑不得前。

    公慰谕良久,士民伏地哭,不能起,公为之动容,众乃具肩舆请公坐乘。

    《明史·卷二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九·卢象升传》

    众号泣雷动,各携床头斗粟饷军,或贻枣一升,曰:“公煮为粮!”

    (本章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