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理财小说 www.lcxs.net,最快更新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

    郭松龄反奉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但张作霖的损失不可谓不大,直接导致奉系由盛转衰。

    这一点让张作霖极为难受,莫名其妙的元气大伤,还差点就此倒台。

    原本他和冯玉祥争夺天下,结果内部突然出现叛徒,让他大好形势彻底瓦解。

    虽然最后化险为夷,反败为胜,但他精心打造的精锐所剩无几,这才是让他最心疼的地方。

    除了内部的叛徒,他最痛恨的就是冯玉祥了。

    要不是冯玉祥这个死对头接二连三的和他作对,他今天何至于落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而且自始至终都是冯玉祥策划的这场反叛阴谋,他才遭受如此大的损失。

    不管是为了统一大业,还是为了报仇雪恨,他都不会放过冯玉祥。

    只是有些可惜,要是在全盛时期,他单枪匹马就可以剿灭冯玉祥。

    现在元气大伤,实力大降,想要对付冯玉祥,怕是要寻找可靠的盟友才行。

    “郭松龄反奉,导致奉系元气大伤。”

    “在这个过程中,张作霖与冯玉祥也自然结下了深仇大恨。”

    “1926年初,结束了内战的奉军再度入关。”

    “不久后,张作霖令人缴了李景林和张宗昌的械。”

    “张宗昌表示自己对老张家绝无二心,张作霖遂又恢复了他的指挥权。”

    “李景林也表示自己绝无二心,但张作霖不信,李景林就此退出军界。”

    “搞定直鲁联军后,张作霖发现自己被冯玉祥莫名其妙摆了一道。”

    “损失巨大,精心打造的七万精锐所剩无几,三十万杂牌也折损十多万。”

    “见仅靠自身实力报不了仇,张作霖开始四处拉拢盟友,联合吴佩孚和阎锡山,约定三家共同出兵对付冯玉祥。”

    “张作霖被冯玉祥摆了一道,他急着找国民军报仇可以理解,但阎锡山为什么要凑热闹呢”

    “再就是,吴佩孚不是沦为光杆司令了吗怎么这会儿手头上又有兵了呢”

    “阎锡山凑热闹的原因很简单,国民军占据着河南,直隶、绥远,陕西,将山西团团包围,随时都可能吃掉阎锡山。”

    “为了自保,阎锡山不得不出兵协助张作霖。”

    嬴政哪怕成为了光杆司令,想要东山再起并不困难,毕竟人脉资源都在这里。

    他记得很清楚,在直奉战争中,吴佩孚由于冯玉祥的临阵倒戈而功败垂成。

    而现在张作霖又因为冯玉祥的原因惨胜,导致实力大损。

    所以说起来,吴佩孚和张作霖有共同的敌人冯玉祥,也难怪张作霖会寻找吴佩孚联盟了。

    尽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和吴佩孚是敌人,但此时此刻为了消灭共同的敌人冯玉祥,两人进行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原本大败的吴佩孚为什么手上又有了兵马,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再怎么说吴佩孚之前也是直系的老大,人脉范围之广可想而知。

    哪怕战败了,他的人脉部下依旧在,总能找到愿意为之效忠的人。

    不出意外的话,张作霖想要报仇雪恨的愿望怕是要落空。

    毕竟北洋时代的最后一個阶段就是奉系时期,这也就注定了张作霖最后的命运不会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历史轨迹已经改变,他觉得张作霖未必不能改变原先的命运。

    “至于吴佩孚是怎么东山再起的,过程稍微有点曲折。”

    “1924年底,吴佩孚从天津逃至江苏。”

    “自打二次革命后,长江中下游便由直系军阀控制。”

    “所以吴佩孚到了江苏后,便联系各省督军,准备纠集军队报复冯玉祥。”

    “但吴佩孚这个人的性格实在不讨人喜欢,对各省督军经常是一副上级训斥下级的做派。”

    “以前他兵强马壮,大家不得不臣服于他。”

    “现在他败光了资本,大家索性也就翻脸不认人了。”

    “比如齐燮元就公开唱反调,并私下里派人与冯玉祥和张作霖搞小动作。”

    “见南方各省的直系督军都不搭理自己,吴佩孚只好去到河南发展。”

    “河南是吴佩孚的老巢,经营许久,根基还算稳固。”

    “若是给吴佩孚一年半载,兴许又能整出十万大军。”

    “可是冯玉祥也知道河南是吴佩孚的根据地,他肯定不能坐视不理吴佩孚养好了伤后找自己报仇。”

    “于是乎,吴佩孚回到河南没多久,屁股还没坐热,冯玉祥就追杀了过来。”

    “面对气势汹汹的国民军,吴佩孚刚刚编练的三万新兵抵挡不住,很快就被打的全军覆灭。”

    “吴佩孚只得再次出逃,这一次他坐火车逃往湖北。”

    “当时的湖北督军叫萧耀南,这个人是吴佩孚的绝对心腹。”

    “吴佩孚本来对萧耀南很是看重,觉得别人能辜负他的提拔之恩,萧耀南绝对不会。”

    “然而还是那个老问题,吴佩孚性格太差,在外仇敌太多。”

    “这时候就连萧耀南也害怕受到牵连,派兵封锁了平汉铁路,不让吴佩孚进湖北。”

    “结果半年前还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呼风唤雨的吴佩孚,此时竟然沦落成了一个无处可归、四处漂泊的流浪汉。”

    各朝古人对吴佩孚的遭遇唏嘘不已,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不过大家对吴佩孚的这种境遇倒也没有多少意外,毕竟这种例子再正常不过。

    吴佩孚身居高位时,周围的人自然巴结奉承,一个个老老实实的。

    可一旦吴佩孚虎落平阳,那就只有被犬欺的下场。

    但大家也非常明白,从高处跌落也并非一定会被人欺,这和个人品性息息相关。

    要是吴佩孚身居高位时体恤下属,令众多下属心悦诚服。

    此刻吴佩孚落魄了,肯定不会落得不受大家待见的下场,定然会有受其恩惠的下属的拥戴。

    只是有些可惜,吴佩孚此人品性不行,对待下属苛责严厉,令之前的下属心生怨言,才导致如今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吴佩孚的遭遇也让各朝很多上位者警醒,不可一味地苛责下属,以免将来某一天遭受反噬。

    “吴佩孚在鄂豫边境待了一段时间后,鄂军第一师师长寇英杰看不下去了。”

    “寇英杰早年受过吴佩孚的恩惠,他的师长职务就是吴佩孚授予的。”

    “所以看到吴佩孚狼狈不堪的样子后,寇英杰就私自打开了省界关口,还为吴佩孚安排了住处。”

    “后来,早年同样受过吴佩孚恩惠的湖南督军赵恒惕和四川军阀杨森找萧耀南说情。”

    “说要是没有吴大帅,你小子能有今天的地位吗”

    “萧耀南被说的甚是惭愧,便派人把吴佩孚迎到了武汉。”

    “但来归来,萧耀南事先和吴佩孚立了君子之约,湖北的事吴佩孚不能插手。”

    “就这样,吴佩孚在武汉做了九个月的寓公。”

    “1925年9月,奉系强势插足长江流域,眼看自己的地盘要落入奉系手中。”

    “此前投靠段祺瑞的孙传芳这才幡然醒悟,决定联合东南五省的直系督军反击奉系。”

    “但是,由于大家都是督军,各不服谁,需要找个有地位有声望的人出来牵头。”

    “于是孙传芳等人便给萧耀南拍去电报,希望请吴佩孚出山主持大局,建立五省反奉同盟。”

    “萧耀南收到电报后,担心吴佩孚作妖,本来一口回绝了。”

    “但吴佩孚闲不住,表示自己要出山,天王老子也拦不住。”

    “萧耀南没办法,只好通电响应孙传芳。”

    “1925年10月21日,讨贼联军总司令部在武汉建立,吴佩孚任总司令。”

    萧耀南早知道就不应该引狼入室的,直接拒之门外的。

    现在一想到当初的心软,他就后悔莫及,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吴佩孚虽然之前提拔过他,但他担心收留吴佩孚会引来仇敌,害得他被牵连。

    所以吴佩孚前来找他的时候,他就直接回绝了,坚决不让吴佩孚躲进湖北避难。

    可偏偏那么多人前来劝说,尤其是寇英杰等人,动辄就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他,迫使他一时心软收留了吴佩孚。

    为了担心吴佩孚在湖北搞事情,他还特意和吴佩孚约法三章,不让对方插手湖北的事情。

    原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可万万没想到他最终还是着了道。

    他接到孙传芳的电报,想要吴佩孚出山住持大局,担任反奉联盟的总司令。

    他担心吴佩孚趁机搞事,本想直接拒绝的。

    但实在是拗不过吴佩孚的软磨硬泡,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了。

    可就是这次心软,害得他被寇英杰架空权力,转投吴佩孚的怀抱。

    现在回想起当初引狼入室的愚蠢决定,他就不禁暗自懊恼,深深的后悔。

    “司令部成立后,浙奉战争正式开打。”

    “孙传芳完胜,张作霖大败之余,还遭到郭松龄和冯玉祥背刺折损一半家当。”

    “战后张作霖恼怒不已,便联系吴佩孚。”

    “咱们都与冯玉祥有仇,不如摒弃前嫌,报仇雪耻。”

    “收到张作霖电报,吴佩孚心里压抑了一年的怒火彻底爆发。”

    “随即便策划了一个讨冯方案,希望直系众将领能随他一起讨贼。”

    “但方案公布后,吴佩孚又尴尬了,因为没人响应。”

    “由于孙传芳和冯玉祥没矛盾,而且孙传芳刚得罪了张作霖,不想再得罪冯玉祥。”

    “因而,东南五省督军便在孙传芳的劝说下,拒绝与冯玉祥开战。”

    “见孙传芳反对出兵,萧耀南也随即附和,力主吴佩孚不要四面结仇。”

    “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孙传芳和萧耀南的主张是正确的,可此时的吴佩孚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听不下去。”

    “而萧耀南手下的几个师长,如寇英杰因为支持吴佩孚,反倒架空了萧耀南。”

    “于是吴佩孚就接管了萧耀南的兵权,又在湖北东山再起。”

    “1926年初,吴佩孚挥师北上,接连拿下河南、直隶南部。”

    “吴佩孚为了笼络人心,任命寇英杰为河南督军,齐谢元为直隶督军。”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吴佩孚的性格不怎么样,但他在恩赏这方面也是真不含糊,从来不亏待小弟。”

    “就在吴佩孚从南面杀过来,张作霖和阎锡山也厉兵秣马的同时,日本决定插手中国内政。”

    刘彻有什么样的主帅就有什么样的将领,不管是吴佩孚还是萧耀南,都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他是不能理解吴佩孚的大局观,刚刚和张作霖打完仗,转头就要和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